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9的文章

【博物館見聞|新聞分享】快速回應收藏:大英博物館典藏反脫歐仿製鈔票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 British Museum adds anti-Brexit ‘banknotes’ to its collection

「快速回應收藏」新潮流 博物館對於社會議題和時下潮流的感受越來越敏銳,本篇來談談「快速回應收藏( 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 )」。和以往博物館收藏具有悠久歷史或特殊人類普世價值的物件不同,快速回應收藏( 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 )是 2014 年由英國 V&A 博物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開始的一種新型博物館實踐,係指博物館收藏了具有新聞價值和與當代社會一些重要時刻、運動、事件有關的物品,觸及經濟、政治、社會變遷、全球化、科技和法律等不同領域,直接記錄了社會即時的見解和思潮,可以說是一種對時代的快速回應。 大英博物館收藏反脫歐仿製鈔票 近年來快速回應收藏已成為歐美博物館的新潮流,許多博物館也開始採用這種方式來添加自己館藏,以凸顯其與社會的連結和當下生活的聯繫。大英博物館於今年 8 月份宣布將反脫歐仿製鈔票( anti-Brexit fake banknotes )納入館藏,該紙鈔由巴斯地區的一個親歐盟團體製作( pro-EU group in Bath ),上面印有英國新首相 Boris Johnson 的肖像,並設計寫著:我保證不會向(英國)國家健保局支付 3.5 億英鎊( I promise not to pay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the sum of £350m pounds ),暗諷新首相備受爭議的言論。 大英博物館現代貨幣專案( Project Curator of modern money )的策展人 Tom Hockenhull 向英國衛報( The Guardian )表示,該仿製貨幣與他們的收藏相關,貨幣代表著經濟、社會、政治有關的歷史,我們的社會長期有仿製銀行紙幣來宣傳特定政治訊息或觀點的傳統,因為如果掉在地上的東西看起來像鈔票,人們就有可能會撿起來端詳,因此這個紙鈔符合我們部門的收藏政策與種類。 Boris’ Bungled Brexit banknote, sourced from Bath for Europe ( 反脫歐仿製鈔票,上面印有英國新首相 Boris Johnson 的頭像 ) 「快速回應收藏」的始祖-英國 V&A 博物館 除

【博物館見聞|新聞分享】博物館與贊助(下):文化洗錢?還是善用金錢?

Photo by Author, at Tate Modern in London, 14th July 2019. 接續 前 篇 〈看博物館與贊助 ( 上 ) :大英博物館公開捍衛 BP 石油資助〉,英國其他博物館也面臨相同的問題。 事實上,大英博物館並不是唯一一個有遇到爭議企業贊助的館舍。 倫敦泰特美術館(Tate Modern)在結束與BP的贊助合作關係前,也曾有藝術家以行為藝術和快閃行動對此表達抗議。 V&A博物館館長Tristram Hunt在2019年7月時,公開為他們當時的贊助人Sackler家族提出辯護,肯定其藝文贊助的貢獻;儘管那時Sackler家族捲入了「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毒品危機」——其旗下的旁支藥廠涉及製造高成癮性的鴉片類止痛藥OxyContin,患者在使用這類止痛藥後容易上癮——震撼了當時的美國社會。 此外,美國惠特尼美術館所舉辦的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2019年7月開展前也因藝術家們抗議董事會副主席(亦為該館贊助企業之一的老闆)Warren B.Kanders的爭議性身分,導致出現參展藝術家陸續退出雙年展的「開天窗」危機,使得Warren B.Kanders不得不迫於壓力於同一月份辭職。(註:Warren B.Kanders擁有軍事用品製造公司Safariland,該公司生產如防彈背心、防彈機器人、催淚瓦斯等,而其催淚瓦斯被大量運用於許多國家的抗議或鎮壓行動,如美墨邊境對付移民,亦曾在中東地區導致傷亡,其中包含兒童)   其他類似案例(英國): ·          殼牌( Shell )石油公司贊助倫敦國家美術館舉行的林布蘭展覽 ·          BP 贊助倫敦國家美術館肖像獎( Portrait Award ) ·          BP 航運公司和殼牌航運公司贊助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 ·          波音( Boeing )公司軍事部門(武器和軍用飛機製造商,包括轟炸機、戰鬥機和攻擊直升機),目前為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阿富汗展覽贊助商 ·          拜耳( Bayer )製藥及化工公司(曾出產:海洛因、芥子毒氣、毒鼠強及巴拉松等毒藥和毒氣產品)為倫敦舊手術室博物館( The Old Operating Mu

【博物館見聞|新聞分享】博物館與贊助(上):大英博物館公開捍衛BP石油資助

Photo by Author, at British Museum in London, 29th July 2019. 歐洲及美國的博物館營運,經費很大部份仰賴贊助。本篇將討論英國博物館、美術館的贊助資金爭議(以下將以「博物館」涵蓋博物館與美術館),來看博物館接受企業贊助辦理藝文展覽與教育活動時,為什麼會受到反對聲浪?——尤其是2019年7月大英博物館董事會成員之一的埃及文學家Ahdaf Soueif辭職,引起英國博物館界的一陣嘩然。 大部分的英國博物館收入來源 在英國,大部分的博物館經費來源包含:政府補助、爭取外部計畫經費、場地租金、票務商品活動收入、投資和贊助合作…等。 大型或國家級博物館,其組織規劃設有館長及董事會,董事會為遴選相關領域具名望和專業的人士出席擔任成員(trustee),多為無給職,除了替博物館爭取外部贊助外,也會共同研商與決議重大政策,館長負責執行和向董事會報告(這裡以大英博物館為例);地方和區域的中小型博物館,則多由地方議會(Council)轄下管理經營,每一年議會審議決算明年度博物館經費,像筆者接觸過的萊斯特(Leicester)和德比(Derby)地方博物館就是如此。 英國博物館經費緊縮 英國大多數博物館和臺灣一樣都是免門票參觀,但不像臺灣絕大部分依靠政府預算單一收入。無論是國家大型還是地方區域型的英國博物館,並非可以100%仰賴年度預算—由政府編列和負責博物館絕大多數的營運費用。 雖然英國博物館有部分的政府經費支援,但比例上不算高,且每年受到其他預算排擠影響,費用不固定,幾乎所有館舍皆有籌措財源的壓力。近年來英國財政緊縮,根據2012年英國博物館協會(Museums Association)的統計,2002年至2012年間,就有已知的42家博物館和歷史景點關閉。 許多補助計畫調整為競爭型(並非人人都有),更有甚者,開始縮編博物館人員,如萊斯特(Leicester)地方議會於2019年度大幅度刪減明年該市的藝術預算32萬英鎊(約台幣1280萬),3月份裁員了地方最大的博物館New Walk Museum內4名專業策展人,預定由「更便宜的觀眾發展與參與團隊」取代,突顯英國博物館面臨政府經費僧多粥少,而且來源並非外界想像的穩定。 因此,董事會成員被視為博物館財政籌措的一個基石——優秀的社交人脈手腕

【博物館見聞 |倫敦肯辛頓宮】歐洲玩具劇院 Toy Theatre

Photo by Author, at Kensington Palace in London, 6 th June 2019. 在倫敦肯辛頓宮( Kensington Palace )一進門就看到很大的玩具劇院( Toy Theatre ,也稱 Juvenile Drama ),而且是電動的,裡面紙人偶會透過滑軌登場,還有配樂和燈光,可以說是非常現代化的玩具劇院,也成為展場中一個不需要人力演出或配合的參觀亮點。 Photo by Author, at Kensington Palace in London, 6 th June 2019. 玩具劇院起源於 1800s ( 19 世紀),於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達到流行高峰,主要材質為紙張,搭配木質竹棍,再黏上不同背景深度的造景和人物,就可以製造舞台和人物移動的效果,甚至可以做出舞台升降幕,彷彿正式演出一般。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人物角色有活動式造型設計,因此也可以做出一些動態效果以增強動作,可以說是真的搬了一個劇院回家演出,還可以用自己的想像力打造新的劇本! 紙質背景與人物有彩色也有黑白版本,黑白版本可以提供孩童們自己著色,彩色的部分則是比較精緻的版本,這些是印刷商及出版商們為了推銷當時最流行的戲劇、演員們所製作的印刷玩具,類似紙娃娃系統,需要自行照模板剪裁和組裝。 不過因為玩具劇院皆以流行的戲劇為主,像是灰姑娘、睡美人、阿拉丁等這類膾炙人口的劇碼,因此不止是兒童,也有許多戲劇愛好者的成人也會收集,除了可以自己裝飾和表演外,也能在自己家中組裝和擺設這種微縮模型的劇院(舞台劇)。目前歐洲看到的玩具劇院多是成人收藏家所收藏下來的,各式各樣的尺寸和華麗造型,凸顯出 19 世紀玩具劇院的熱潮,而肯辛頓宮的這個電動玩具劇院則是在這樣的傳統沿革下作進一步的發展,搭配後面展出的娃娃屋,顯示出了過去英國娛樂的另一面。 Photo by Author, at Kensington Palace in London, 6 th  June 2019. 之前到德比博物館( Derby Museum, Pickford's House )參觀了許多精緻的紙質玩具劇院,可惜照片遺失了,不然也可以一起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到德比博物館的 Toy Theatre Galle

【博物館見聞 |D-Day博物館】諾曼第登陸的欺敵用傘兵!? Rupert Dummy Paratrooper

2019 年為諾曼第登陸( D-Day , 1944 年) 75 周年,歐陸各國都有盛大的紀念儀式和活動,當然英國朴茨茅斯( Portsmouth )作為當時盟軍重要準備基地,其特有的 D-Day 博物館更是焦點。 當時盟軍為使代號「霸王行動( Operation Overlord )」諾曼地登陸順利進行且不被德軍發現,在前期進行了「堅忍行動( Operation Fortitude ,亦作堅韌行動)」的欺敵任務,讓德軍相信盟軍要從法國和英國最近的加萊( Calais )登陸(一種調虎離山之計)。因此盟軍花了很多功夫,像是放出假情報、設立假的軍事設備和軍隊、雙面間諜,以及充氣坦克和傘兵假人等,讓整個欺敵行動彷彿真的在進行中。 Photo by Author, at D-Day Museums in Portsmouth, 18 th August 2019. 在這個軍事欺敵行動中,特別要來介紹一下傘兵假人,代號「泰坦尼克行動( Operation Titanic )」。這種傘兵假人(誘餌)在英國叫做「魯伯特( Rupert )」,美國稱為「奧斯卡( Oscar )」,是以人物造型的麻布裝裹沙土和一些填充植物桿,不過它並非真人一比一尺寸,而是實物偏小(約 高 82 cm x 寬 57 cm )。 Photo by Author, at D-Day Museums in Portsmouth, 18 th August 2019. 不過因為盟軍投放時間為夜晚,加上自高空投放,地面上軍隊很難判斷是否為真人,且揹著傘包造型,又有特製發聲裝置( Pintail ),能製造出模擬步槍的聲音,因此效果十分逼真,就像真的傘兵一樣。此外,假人的四肢,如:頭部、手部和腿部,都有安裝小型定時炸藥,除了可以摧毀假人本身之外,還看起來也像是傘兵點燃了自己的降落傘。又搭配部分真的英國空降兵,這些傘兵假人更具威嚇性,成功分散了敵人注意力,還引起敵軍恐慌與消耗射擊彈藥,混淆以為有大批傘兵降落陣營,降低了其防禦力。根據博物館的解說資料,盟軍於 1944 年 6 月 5 日至 6 日的夜晚總共投放了約 500 個傘兵假人於諾曼第,並成功引起德軍的混亂,替諾曼第戰役的成功打下來了部分的成功基礎。 目前 D-Day 博物館收藏的傘兵假人為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