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9的文章

【10/21~10/27 本週博物館大事記 The Museum News This Week】

嗨,大家這週過得好嗎?又到了每週日的「本週博物館大事記」,帶你/妳一起來回顧發生了什麼事: ➤ 南投縣政府所提「集集樟腦出張所建築群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獲行政院前瞻計畫支持,目標打造一座台灣樟腦產業無牆博物館,形塑歷史空間場域的地方感,以文化、歷史記憶為基底,帶動地方文化產業,創生共榮。( 大紀元 ) ➤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要文物一次展出,故宮表示「有困難」。韓國瑜發表觀光政策,希望將近 70 萬件故宮典藏文物一次展出,故宮前院長馮明珠也為他背書,其未考量文物相關專業之言論遭各界批評。韓幕僚張善政補充故宮數位典藏已完成 70 、 80% ,數位一次展出當然可行,然故宮再次聲明指正,故宮整體典藏數位化目前完成率僅約 26.49% 。( ETtoday 新聞雲 ) ➤ 國際人權年會首次於亞洲舉辦,百位人權工作者齊聚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館表示,   台灣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亦透過施行法將五部核心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更於 ICOM 京都大會上正式成立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將持續致力運用多元形式來傳達及推廣人權理念。( 聯合新聞網 ) ➤ 文化部規劃辦理之「原住民博物館專業論壇」聚焦討論當代重要視野、趨勢與問題。此次參與之專家學者與從業人員特別關注藏品與部落的關係、當代視野與當代蒐藏、歷史對話及體制層面,也反思殖民議題,提出未來願景。( 文化部 ) ➤ 新課綱、學習歷程檔案上路,博物館來幫學校的忙!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與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上路,不少博物館表示可針對新課綱和學習歷程檔案打造節目、規劃教材,讓博物館成為學校的夥伴,也可培養未來的博物館觀眾。( 聯合新聞網 ) ➤ 「沉浸式體驗」也吹入博物館體驗教育,讓逛博物館也像進劇場!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邀請小學生擔任戲劇導覽員,以戲劇形式導覽展場、與觀眾溝通互動。讓小觀眾逛博物館彷彿欣賞一場戲,自己也能成為角色之一。( 聯合新聞網 ) ➤ 來 ART TAIPEI  上美術課!文化部與教育部攜手合作藝術教育日,於台北藝博會 4 天展期間舉辦 16 場藝術教育日活動,共有 16 所國中小、高中的美術專班及偏鄉師生參與,讓台北藝博會變成最好的美術教室,學生到現場欣賞作品,親身與藝術家互動交流。( PCHome 新聞 ) ➤ 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

【文化資產|資訊共享】大英圖書館「瀕危檔案計畫」提供全球珍稀檔案線上免費閱覽 The Endangered Archives Programme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High-Resolution Digital Images

大英圖書館 (British Library) 的前身為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的閱覽室,直至 1972 年通過《大英圖書館法案》( The British Library Act )後,才於隔年正式脫離大英博物館而獨立,成為英國的國家圖書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研究機構之一。 雖然名為圖書館,然而,可能很少人知道它其實也是個博物館,為英國博物館協會( Museums Association )的成員之一。 大英圖書館的館藏以圖書文獻為大宗,亦蒐藏大量與檔案手稿有關的木質、織品、金屬或其他類型文物,如:象形文字石板、黑漆描金人物紋藏經櫃、宗教圖騰衣物、郵票印刷機,甚至是英國 18 世紀著名作家雪萊( Percy Bysshe Shelley )的頭髮等,藏品種類相當多元。此外,設有典藏、研究、修復、教育、數位化與行銷等專責部門與業務人員、修復師,時常搭配館外及館內的常設、特展空間,結合研究成果策劃並舉辦豐富展覽、教育推廣和跨界合作的活動,是國際遊客到訪的知名景點外,也是倫敦居民的文化中心。 但你/妳知道大英圖書館除了購買書籍文獻之外,要如何蒐集和數位化世界各地的瀕危檔案嗎? 本篇文章將帶大家來認識筆者在大英圖書館裡服務過的「瀕危檔案計畫(The Endangered Archives Programme )」。 「瀕危檔案計畫」由 Arcadia 慈善基金會贊助,旨在協助世界各地的學者和團隊數位化那些正遭受破壞、被忽視或正處於劣化狀態的文獻檔案,範圍涵蓋了:手稿、古籍、石碑、經文,甚至是聲音檔案等各種類型的文獻與材料。  本計畫提供獲得資助的各地研究人員專業的「現地數位化」培訓,如:正確的檔案持拿方式、攝影器材使用、如何處理及掃描破損文件等。正因為是現地數位化,也讓這些珍稀檔案不會因為長程運送而再次受損,在保存文化多樣性的同時,也可以培養當地的數位化人才,提升當地保存瀕危檔案的能力。 印度東北部一份受到環境極端濕度和昆蟲侵害的文獻 Sourced from  EAP 本計畫採「現地保存」原則,在瀕危文獻數位化以後,研究團隊需要將高解析度的數位化檔案(如硬碟等)寄送至大英圖書館。這些大量的檔案將由「瀕危檔案計畫」團隊的人員們進行:編目、入庫、整理等步驟,完成後便會發佈於

【文化資產|歷史事件】國寶避難去:戰爭時期英國「國寶」的地下庇護所 The Evacuation of the London Museum Art Collection during the War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現在欣賞的故宮國寶,是歷經萬里遷徙和許多先人前輩的努力,才得以保存下來的。這些珍貴文物的移動和展出都不如一般想像地容易,不只是把物件從庫房移動到展櫃而已,還必須涉及背後的保存專業和考量文物狀況報告,例如:由原環境移轉到新環境所變化的相對溫濕度、光照度、文物本身的脆弱度等,任何一個環節因素都可能對文物本身造成永久性的損害,都必須經過嚴謹的評估。  今天我們要帶大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國寶」遷徙的歷史事件,來一探博物館文物搬遷和保存所牽涉的複雜面。  Manod地下礦場的入口 Reproduced by Simon Lambert   時間帶回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0年敦刻爾克(Dunkirk)大撤退後,歐洲淪陷,英國深怕德國的侵入,同時納粹的轟炸機也時常飛越英吉利海峽轟炸倫敦。英國政府和博物館們開始啟動保護倫敦地區「國家重要藏品」的行動。當時德國納粹已經掠劫和摧毀了不少價值數百萬英鎊的藝術作品,為了避免英國的國寶有任何的風險,政府與博物館們研議了許多方案,甚至想過將這些國寶送到美國或加拿大。不過考量德國的U型潛艇可能會擊沉船隻,導致無法挽回的悲劇,於是打消了運送國寶出國的念頭。 身為海島國家的英國,面對海上與空中運輸的困境,決定採用更為激烈的方式來保護這些珍貴的藝術品與文物。當時的首相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說「把它們(國寶)藏在洞穴和地窖裡,不能讓任何一幅作品離開這座島」(”Hide them in caves and cellars, but not one picture shall leave this island”)。 因此,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和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等開始針對高度優先的藝術品和文物進行撤離。考量館藏數量龐大,這些博物館們決議將價值高的藝術品和文物存放於偏遠郊區的隱密礦場,並進行礦場內基礎典藏室的建造,將這些國寶(包含了:達文西、拉斐爾、林布蘭特、梵谷等世界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運送到距離倫敦200英里以外威爾斯地區的Manod礦場(Manod Quarry)存放

【博物館見聞|潮流趨勢】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不再使用「黃金時代」一詞,以展現博物館的包容性 The Amsterdam Museum Drops the Term ‘Golden Age’ in recognition of colonial wrongs

本篇刊登於《故事》: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rethinking-of-the-golden-age/ 以及《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7010?fbclid=IwAR2G7jZQdchY7U7arqJXeBfpt6vtBbXbEI81PdWLUtxusI1sKDSI8Uedo0w 我們知道博物館是一個具有批判性的非營利專業組織,它可以批評時事、歷史以表達多元觀點和聲音,來提供觀眾不同角度的面相和思考。   但是你/妳知道博物館也可以批判自己嗎?   本篇將以上個月( 9 月)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 Amsterdam Museum )宣布不再使用「黃金時代」一詞,並更改常設展名稱的例子,來看博物館如何做到自我批判與多元對話,也帶大家來一看身處「後殖民時代」的荷蘭博物館們在「去殖民( decolonisation )」的過程中,遇到了那些困境。 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外觀 Reproduced from Artnet 荷蘭的黃金時代(Golden Age) 「黃金時代」被譽為荷蘭國力的巔峰,係指17世紀時,荷蘭於商業貿易、科學技術、軍事武力和藝術領域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的發展,為國內帶來了一片令人矚目、欣欣向榮的景象,且在世界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最著名的荷蘭東印度公司(VOC)、藝術家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和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等,都是這時期的代表之一。 林布蘭《夜巡》(Rembrandt, ‘The Night Watch, 1642’) Photo by Author, at Rijksmuseum in Amsterdam, 6th May 2017. 博物館放棄使用「黃金時代」,是展現包容性並容納多種聲音的一步 上個月(9月)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於其官方網站上公告,同時發出相關新聞稿宣布博物館將不再使用「黃金時代(Golden Age)」一詞。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於其 聲明稿 表示,「黃金時代」一詞在西方史學佔有重要的地位,與荷蘭的民族自豪感息息相關。但在這展示「繁榮、和平和富裕時代

【10/14~10/20 本週博物館大事記 The Museum News This Week】

嗨,大家這週過得好嗎?又到了每週日的「本週博物館大事記」,帶你/妳一起來回顧發生了什麼事: ➤ 「第一屆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邀請全球八個國家地區的學者專家及領域工作者聚集臺灣,共同分享最新的近用共融觀點。報名自即日起至 10 月 21 日 ( 一 ) 止,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及早報名。( 文化部 ) ➤ 為紀念 1921 年 10 月 17 日台灣文化協會成立, 10 月 17 日臺灣文化日全台 202 個藝文館所免費參觀,邀您體驗臺灣多元文化之美。( 中央社 ) ➤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與災難共存」台灣專題獲熱烈迴響。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為亞洲最具聲望的紀錄片殿堂,為促進臺日紀錄片電影文化交流,今年由國家電影中心協辦,首度邀請臺灣紀錄片以「臺灣特集」模式,提供世界觀眾透過紀錄片省思災難。( 國家電影中心 ) ➤ 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南科考古館」開幕免費參觀!南科園區具有全台出土最多、跨越時間最長、考古文化最完整的遺址文資特色,除內有寶島 VR 之旅外,建築本身也充滿考古的隱喻敘事,歡迎大家來一探究竟。( ETtoday ) ➤ 第 26 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開幕,匯集 141 家來自 12 個不同國家的頂級畫廊,以「光之再現」作為年度主題,舉辦特展及藝術講座,回應全球藝術新變化,呈現當代藝術多樣性。( 經濟日報 ) ➤ 「 EXPLORE ARPLANET 2019 AR 趨勢論壇」邀請國立台灣博物館分享 AR 、 VR 、 Beacon 等數位科技觀展體驗,講述科技正在改變觀眾與文化的接觸方式與影響。( 數位時代 ) ➤ 深入偏鄉部落,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展覽從原民作家書寫「原音」,也呈現戒嚴時期被迫害的原住民菁英,讓民眾認識原民歷史。( 聯合新聞網 ) ➤ 澎湖「水下文化資產博物館」有譜,澎湖各界爭取多年的水下沉船博物館,終於在澎防部確定遷移後塵埃落定,規劃設在莒光西營區,重現澎湖在大航海時代的歷史地位。( 自由時報 ) ➤ 故宮南院購票率低迷?故宮南院自成立以來受各界關注,無論是參觀人數或門票收入都成話題。故宮院長吳密察表示,今年南院參觀人數已較去年成長,認為現階段搶救入館人數將優先於門票收入。( 中央社 ) ➤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即

【博物館見聞|潮流趨勢】一場酷兒社會運動:萊斯利.洛曼博物館(Leslie-Lohman Museum)全球首場LGBTQ+ 性工作者藝術特展 The Temporary Exhibition of Leslie-Lohman Museum Offers an Empathetic Look at the Intimate Lives of LGBTQ+ Sex Workers

本篇刊登於《女人迷》: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1958 位於美國 SOHO 區的萊斯利.洛曼博物館( Leslie-Lohman Museum )於 2016 年成立,為世界上第一個展示並保存 LGBTQ+ 社群相關之藝術品和多樣性的藝術博物館,館藏超過 3 萬件,旨在擁抱 LGBTQ+ 豐富且具創造力的歷史,期以教育、啟發和挑戰進入博物館的觀眾,同時作為一個文化中心來維繫 LGBTQ+ 社群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註:「LGBTQ+ 」係指 L 代表 Lesbian 女同性戀者、G 代表 Gay 男同性戀者、B 代表 Bisexual 雙性戀者、T 代表 Transgender 跨性別者、Q 代表 Queer 酷兒或 Questioning 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 則代表在前述之外的非異性戀者。 ‘Live Nude Genitals’ by Angelo Madsen Minax, sourced from Leslie-Lohman Museum 今年萊斯利.洛曼博物館展出「 ON OUR BACKS:酷兒性工作的革命藝術( ON OUR BACKS: The Revolutionary Art of Queer Sex Work )」,首次探討了酷兒性工作和性工作者的文化與其歷史,匯集了 LGBTQ+ 性行業中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並展示酷兒藝術及行動主義間的緊密關聯。 本次特展名稱以「 ON OUR BACKS 」開頭,呼應了1980年代首次出版的女同志情色雜誌《 On Our Backs 》。「 On Our Backs 」中文意思為「爬上我的背吧」、「上來」,帶有隱喻的性意味,為當時對抗1970年代激進女權主義出版的《 Off Our Backs 》,該雜誌名稱意旨遠離我們的背,如同女性表達著「遠離我」、「放開我」。《 On Our Backs 》被視為在女權主義「性戰爭」上、展現女性慾望、諷刺恐同、恐性和挑戰社會傳統印象方面極具影響力的刊物。本次特展名稱直接引用該女同志情色雜誌的名稱也凸顯了這場「名副其實在 LGBTQ+ 性工作者背上所進行的社會運動」。 該展覽由獨立策展人兼社會工作者的 Alexis Heller 策劃, 不僅是 LGBTQ+ 社群在社會邊緣的生

【文化資產|新聞分享】認識紐約曼哈頓「古物非法交易追緝組」Introducing the Antiquities Trafficking Unit of the Manhattan DA

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古文物的交易僅涉及藝術品(古物)經銷商、博物館、美術館,和私人藏家,那究竟是誰負責調查和察覺非法古文物的買賣行為呢?這個調查行動中又包含了哪些職責? 本篇就以「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返還失竊埃及金棺事件」,來帶大家一探紐約曼哈頓的古物非法交易追緝組(Antiquities Trafficking Unit,簡稱ATU)。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返還埃及失竊金棺事件 本(10)月初埃及政府會同美國相關代表於埃及文明博物館(Museum of Egyptian Civilization)展示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返還的埃及金棺,並進行文物返還儀式。 這副埃及金棺為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於2017年向一家法國巴黎藝術文物經銷商花費約400萬美元購買,為2100年前埃及一位古代祭司Nedjemankh的棺槨,原計畫作為特展「Nedjemankh and His Gilded Coffin」的重點展品,後因調查事件提早結束展覽以配合偵查。古物非法交易追緝組(ATU)追查發現該金棺相關證件皆為偽造(如:來歷證明、出口許可證等),恐為2011年埃及革命時被竊,後輾轉至歐洲,才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購買。該棺槨最後由紐約曼哈頓檢察單位(Manhattan DA)確認為失竊文物,正式由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返還予埃及政府。 埃及與美國相關代表確認金棺情形 Sourced from BBC 古物非法交易追緝組(ATU) 古物非法交易追緝組(ATU)為紐約曼哈頓檢察部門於2017年所設的專責小組。 一般來說,由於古物非法交易、走私販賣等多為跨國犯罪,因此基本上這些案件是由國家級檢警單位負責辦理。 不過,由於紐約曼哈頓為美國知名且熱門的古物非法黑市和合法交易中心(英國為倫敦、法國為巴黎),且曼哈頓檢調部門自2012年以來已查獲數千起古物非法交易,總價值超過1.5億美金,包含:黎巴嫩內戰時被盜的雕像、波斯浮雕、希臘陶器等,於是決議成立專責小組,處理紐約市日益增多的古物非法案件。 黎巴嫩失竊之古代雕像(現已返還) Sourced from Manhattan DA 該組由曼哈頓地區檢察官Cyrus R. Vance Jr(中譯新聞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