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現在欣賞的故宮國寶,是歷經萬里遷徙和許多先人前輩的努力,才得以保存下來的。這些珍貴文物的移動和展出都不如一般想像地容易,不只是把物件從庫房移動到展櫃而已,還必須涉及背後的保存專業和考量文物狀況報告,例如:由原環境移轉到新環境所變化的相對溫濕度、光照度、文物本身的脆弱度等,任何一個環節因素都可能對文物本身造成永久性的損害,都必須經過嚴謹的評估。
Manod地下礦場的入口
Reproduced by Simon Lambert
時間帶回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0年敦刻爾克(Dunkirk)大撤退後,歐洲淪陷,英國深怕德國的侵入,同時納粹的轟炸機也時常飛越英吉利海峽轟炸倫敦。英國政府和博物館們開始啟動保護倫敦地區「國家重要藏品」的行動。當時德國納粹已經掠劫和摧毀了不少價值數百萬英鎊的藝術作品,為了避免英國的國寶有任何的風險,政府與博物館們研議了許多方案,甚至想過將這些國寶送到美國或加拿大。不過考量德國的U型潛艇可能會擊沉船隻,導致無法挽回的悲劇,於是打消了運送國寶出國的念頭。
身為海島國家的英國,面對海上與空中運輸的困境,決定採用更為激烈的方式來保護這些珍貴的藝術品與文物。當時的首相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說「把它們(國寶)藏在洞穴和地窖裡,不能讓任何一幅作品離開這座島」(”Hide them in caves and cellars, but not one picture shall leave this island”)。
因此,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和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等開始針對高度優先的藝術品和文物進行撤離。考量館藏數量龐大,這些博物館們決議將價值高的藝術品和文物存放於偏遠郊區的隱密礦場,並進行礦場內基礎典藏室的建造,將這些國寶(包含了:達文西、拉斐爾、林布蘭特、梵谷等世界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運送到距離倫敦200英里以外威爾斯地區的Manod礦場(Manod Quarry)存放。
註:根據帝國戰爭博物館的數據,當時共有281件藝術品和305張圖像被優先進行疏散,這些數量僅占該館典藏圖像的1%和藝術藏品的7%。
大英博物館的員工正準備撤離典藏至安全處
Photo by Author, at Imperial War Museums in London, 17th August 2019.
倫敦國家美術館館員進行館藏撤離
Photo by Author, at Imperial War Museums in London, 17th August 2019.
Manod地下礦場當時是個歷史悠久、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礦場,特色是上方有數百英尺的堅硬岩石及花崗岩,這種岩石組成在當時可以說是幾乎無法被摧毀,十分安全。此外,由於礦場地處偏遠,使得整個任務更容易不被發現和極具保密性。
為了讓Manod地下礦場更適合存放這些「國寶」以及容納最大的藝術作品,當時還使用了炸藥以擴大入口的大小,並在地下礦場內建造了幾座磚頭砌成的平房,以保護藝術品不會受到太大的溫濕度變化影響。同時也在內部鑿出了其他的路線和空間作為倉庫,透過特別建置的鐵軌來運送,讓整個礦場就如同一個地下迷宮般。
倫敦國家美術館相關工作人員正將藏品運送至礦石場內的典藏空間
Photo by Author, at Imperial War Museums in London, 17th August 2019.
當然,僅是把藝術作品和文物放在地下礦場是不夠的,地下礦場的溼度十分高,接近飽和,對於許多文物及藝術品來說,很容易影響材質和出現黴菌。當時計畫的博物館團隊向工程部門提出了要求,希望能有一個相對溼度在60%以及溫度在攝氏15.5度左右的環境,這樣就能存放大多數的藝術品及文物。
計畫的工程部門在國寶們移進地下礦場前,僅用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將地下礦場打造成了符合博物館團隊需求的「地下典藏室」。他們在礦場內的壁面塗上矽底(silica-based)塗料進行防水處理,局部區域安裝了可以降低溫度的空調系統。此外,為了降低相對溼度,一開始使用了暖氣,但仍不足以將相對濕度降低至所需範圍,於是建造了鍋爐(boilers),每年消耗掉約20噸的焦炭(coke fuel),後來才被熱泵(heat pumps)所取代,使得燃料消耗減少了一半,也因此地下礦場內還設有最早的煙霧偵測器。
註:這些實務經驗也促進了戰後歐美國家在文物保存方面的技術發展、專業知識和應變措施。
計畫的工程部門在國寶們移進地下礦場前,僅用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將地下礦場打造成了符合博物館團隊需求的「地下典藏室」。他們在礦場內的壁面塗上矽底(silica-based)塗料進行防水處理,局部區域安裝了可以降低溫度的空調系統。此外,為了降低相對溼度,一開始使用了暖氣,但仍不足以將相對濕度降低至所需範圍,於是建造了鍋爐(boilers),每年消耗掉約20噸的焦炭(coke fuel),後來才被熱泵(heat pumps)所取代,使得燃料消耗減少了一半,也因此地下礦場內還設有最早的煙霧偵測器。
註:這些實務經驗也促進了戰後歐美國家在文物保存方面的技術發展、專業知識和應變措施。
文物及藝術作品於礦石場內的運送情形
Photo by Author, at Imperial War Museums in London, 17th August 2019.
1941年,大部分珍貴的藝術作品和文物都已經存放在Manod地下礦場內,並且每日由專業人員記錄溫溼度變化和檢查畫作的保存情形,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得以返回倫敦。
倫敦國家美術館館員進行撤離館藏作業
Photo by Author, at Imperial War Museums in London, 17th August 2019.
英國的Manod地下礦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於保護英國珍貴稀有的藝術品和文物有著重要的貢獻。同時,透過這些黑白照片,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些博物館專業人員及有關單位,在戰爭時代下,他們守護文化瑰寶的使命與肩負的責任重量。
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參考BBC News的採訪影片《World War Two: The little-known role of a Welsh quarry》: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有粉絲頁囉!不定期放上最新文章和博物館消息,歡迎按讚追蹤 :)
▼本文為根據引用資料翻譯及整理而成,純粹分享知識,不做任何商業用途,歡迎點選英文原文觀看內容。如有錯誤之處,還請不吝指教,謝謝。
引用資料:
1.國立故宮博物館|歷史沿革
2.BBC News|How National Gallery's art was hidden from Hitler in WW2
3.Imperial War Museum | ART IN EXILE
4.The National Gallery|Manod: The Nation’s Treasure Caves
5.BBC News|World War Two: The little-known role of a Welsh quarry
6.Simon Lambert|The Early History of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in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1850–195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