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文化資產|歷史事件】國寶避難去:戰爭時期英國「國寶」的地下庇護所 The Evacuation of the London Museum Art Collection during the War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現在欣賞的故宮國寶,是歷經萬里遷徙和許多先人前輩的努力,才得以保存下來的。這些珍貴文物的移動和展出都不如一般想像地容易,不只是把物件從庫房移動到展櫃而已,還必須涉及背後的保存專業和考量文物狀況報告,例如:由原環境移轉到新環境所變化的相對溫濕度、光照度、文物本身的脆弱度等,任何一個環節因素都可能對文物本身造成永久性的損害,都必須經過嚴謹的評估。 

今天我們要帶大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國寶」遷徙的歷史事件,來一探博物館文物搬遷和保存所牽涉的複雜面。 
Manod地下礦場的入口
Reproduced by Simon Lambert 

時間帶回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0年敦刻爾克(Dunkirk)大撤退後,歐洲淪陷,英國深怕德國的侵入,同時納粹的轟炸機也時常飛越英吉利海峽轟炸倫敦。英國政府和博物館們開始啟動保護倫敦地區「國家重要藏品」的行動。當時德國納粹已經掠劫和摧毀了不少價值數百萬英鎊的藝術作品,為了避免英國的國寶有任何的風險,政府與博物館們研議了許多方案,甚至想過將這些國寶送到美國或加拿大。不過考量德國的U型潛艇可能會擊沉船隻,導致無法挽回的悲劇,於是打消了運送國寶出國的念頭。

身為海島國家的英國,面對海上與空中運輸的困境,決定採用更為激烈的方式來保護這些珍貴的藝術品與文物。當時的首相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說「把它們(國寶)藏在洞穴和地窖裡,不能讓任何一幅作品離開這座島」(”Hide them in caves and cellars, but not one picture shall leave this island”)。

因此,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和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等開始針對高度優先的藝術品和文物進行撤離。考量館藏數量龐大,這些博物館們決議將價值高的藝術品和文物存放於偏遠郊區的隱密礦場,並進行礦場內基礎典藏室的建造,將這些國寶(包含了:達文西、拉斐爾、林布蘭特、梵谷等世界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運送到距離倫敦200英里以外威爾斯地區的Manod礦場(Manod Quarry)存放。

註:根據帝國戰爭博物館的數據,當時共有281件藝術品和305張圖像被優先進行疏散,這些數量僅占該館典藏圖像的1%和藝術藏品的7%。
大英博物館的員工正準備撤離典藏至安全處
Photo by Author, at Imperial War Museums in London, 17th August 2019.

倫敦國家美術館館員進行館藏撤離
Photo by Author, at Imperial War Museums in London, 17th August 2019.

Manod地下礦場當時是個歷史悠久、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礦場,特色是上方有數百英尺的堅硬岩石及花崗岩,這種岩石組成在當時可以說是幾乎無法被摧毀,十分安全。此外,由於礦場地處偏遠,使得整個任務更容易不被發現和極具保密性。

為了讓Manod地下礦場更適合存放這些「國寶」以及容納最大的藝術作品,當時還使用了炸藥以擴大入口的大小,並在地下礦場內建造了幾座磚頭砌成的平房,以保護藝術品不會受到太大的溫濕度變化影響。同時也在內部鑿出了其他的路線和空間作為倉庫,透過特別建置的鐵軌來運送,讓整個礦場就如同一個地下迷宮般。
倫敦國家美術館相關工作人員正將藏品運送至礦石場內的典藏空間
Photo by Author, at Imperial War Museums in London, 17th August 2019.

當然,僅是把藝術作品和文物放在地下礦場是不夠的,地下礦場的溼度十分高,接近飽和,對於許多文物及藝術品來說,很容易影響材質和出現黴菌。當時計畫的博物館團隊向工程部門提出了要求,希望能有一個相對溼度在60%以及溫度在攝氏15.5度左右的環境,這樣就能存放大多數的藝術品及文物。

計畫的工程部門在國寶們移進地下礦場前,僅用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將地下礦場打造成了符合博物館團隊需求的「地下典藏室」。他們在礦場內的壁面塗上矽底(silica-based)塗料進行防水處理,局部區域安裝了可以降低溫度的空調系統。此外,為了降低相對溼度,一開始使用了暖氣,但仍不足以將相對濕度降低至所需範圍,於是建造了鍋爐(boilers),每年消耗掉約20噸的焦炭(coke fuel),後來才被熱泵(heat pumps)所取代,使得燃料消耗減少了一半,也因此地下礦場內還設有最早的煙霧偵測器。

註:這些實務經驗也促進了戰後歐美國家在文物保存方面的技術發展、專業知識和應變措施。
文物及藝術作品於礦石場內的運送情形
Photo by Author, at Imperial War Museums in London, 17th August 2019.

1941年,大部分珍貴的藝術作品和文物都已經存放在Manod地下礦場內,並且每日由專業人員記錄溫溼度變化和檢查畫作的保存情形,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得以返回倫敦。
倫敦國家美術館館員進行撤離館藏作業
Photo by Author, at Imperial War Museums in London, 17th August 2019.

英國的Manod地下礦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於保護英國貴稀有的藝術品和文物有著重要的貢獻。同時,透過這些黑白照片,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些博物館專業人員及有關單位,在戰爭時代下,他們守護文化瑰寶的使命與肩負的責任重量。

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參考BBC News的採訪影片《World War Two: The little-known role of a Welsh quarry》: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有粉絲頁囉!不定期放上最新文章和博物館消息,歡迎按讚追蹤 :)

▼本文為根據引用資料翻譯及整理而成,純粹分享知識,不做任何商業用途,歡迎點選英文原文觀看內容。如有錯誤之處,還請不吝指教,謝謝。
引用資料:
1.國立故宮博物館|歷史沿革
2.BBC News|How National Gallery's art was hidden from Hitler in WW2
3.Imperial War Museum | ART IN EXILE
4.The National Gallery|Manod: The Nation’s Treasure Caves
5.BBC News|World War Two: The little-known role of a Welsh quarry
6.Simon Lambert|The Early History of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in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1850–195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博物館見聞 | 新聞分享】世界各地博物館和藝術工作人員都在匿名公布他們的薪水,並敦促博物館/藝術行業應做出改善Museum Workers Share Their Salaries and Urge Industry-Wide Reform

今年6月開始已經超過3000名全球博物館及美術館的專業人士開始將他們的薪水添加到google電子表單,詳細說明了他們職位的薪水,有些富有聲望的薪水可能比你想的還低。 Print screen by Author 這幾年由於各國財政緊縮,許多政府開始大刀闊斧的砍向文化藝術預算,為了維持營運,西方博物館界出現了倒閉或是裁員的情形,如:減少館內員工數、撤裁高階策展和研究人員,甚至是博物館無法負擔營運成本直接關閉,變相地導致了專業人才的流失。 此趨勢引起了各地博物館專業人員的不滿,今年6月初,由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的助理策展人Michelle Millar Fisher發起了「Art / Museum Salary Transparency 2019」(2019年藝術/博物館薪資透明化表單) google表單 ,鼓勵相關博物館人士將自己職位的薪資公開(但匿名),也可以記錄下種族、育嬰假和性別等統計資訊,包含: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哈佛美術館、惠特尼美術館等知名館舍。 此表單一出後,立即獲得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人員的迴響,來自加拿大、英國、澳洲和日本等國家也紛紛加入了表單填寫的行列(現在仍持續增加中)。這些數據資料提供了大眾對於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各地博物館的經濟體系有了關鍵的洞察,例如,布魯克林博物館的兩名女性助理策展人分別列出了她們的年薪為44,000美元和50,000美元;美國古根漢美術館的一位資深策展人則列出了其目前的年薪為100,000美元,但表示其起薪僅為20,000美元(未說明日期和職位);倫敦扎布羅多維克茨收藏館一名畫廊助理則表示其part-time薪資為8.5鎊一小時(約台幣340元)。 發起人Michelle Millar Fisher表示,很多時候博物館/藝術工作人員必須要仰賴兼職和從事其他工作來養活自己,因此,我們必須勇敢一點,把訊息添加到表單中,以提升博物館與藝術工作者的凝聚力,因為我們不這樣做,一切都會保持不變,團結是我們唯一可以產生重大改變的途徑。 於該google表單上的策展助理員薪資(局部) Sourced from Ivan De Luce/Business Insider 雖然該表單(2019年藝術/博物館薪資透明化表單)為匿名發布,目前無法確認和驗證所

【博物館見聞 |新聞分享】ICOM博物館新定義的挑戰 The Challenge of Creating A New Museum Definition (9/7更新)

Photo by Author, at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in London, 26 th  July 2019. 目前遵循的博物館定義 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從 2017 年就陸續向全球徵集與時俱進的「博物館新定義」提案和建議。目前使用的定義為 2007 年的版本: 英語原文 “A museum is a non-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study and enjoyment.” (ICOM Statutes, 2007) 中譯版本 「博物館為一非營利、常設性機構,為了服務社會與促進社會發展,開放給大眾,而從事蒐集、維護、研究、溝通與展示人類的有形與無形文化遺產,以及其環境的場所。」(引用自陳國寧館長《博物館的定義:從 21 世紀博物館的社會現象反思》,2018) 最新推出的博物館定義 2019 年 7 月 22 日 ICOM 於巴黎執行委員會上釋出的新定義為: 英語原文 “Museums are democratizing, inclusive, and polyphonic spaces for critical dialogue about the pasts and the futures.” The new wording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championing human justice, equality,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planet. It also suggests that museums acknowledge and address the conflicts and ch

【博物館見聞|新聞分享】博物館與贊助(下):文化洗錢?還是善用金錢?

Photo by Author, at Tate Modern in London, 14th July 2019. 接續 前 篇 〈看博物館與贊助 ( 上 ) :大英博物館公開捍衛 BP 石油資助〉,英國其他博物館也面臨相同的問題。 事實上,大英博物館並不是唯一一個有遇到爭議企業贊助的館舍。 倫敦泰特美術館(Tate Modern)在結束與BP的贊助合作關係前,也曾有藝術家以行為藝術和快閃行動對此表達抗議。 V&A博物館館長Tristram Hunt在2019年7月時,公開為他們當時的贊助人Sackler家族提出辯護,肯定其藝文贊助的貢獻;儘管那時Sackler家族捲入了「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毒品危機」——其旗下的旁支藥廠涉及製造高成癮性的鴉片類止痛藥OxyContin,患者在使用這類止痛藥後容易上癮——震撼了當時的美國社會。 此外,美國惠特尼美術館所舉辦的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2019年7月開展前也因藝術家們抗議董事會副主席(亦為該館贊助企業之一的老闆)Warren B.Kanders的爭議性身分,導致出現參展藝術家陸續退出雙年展的「開天窗」危機,使得Warren B.Kanders不得不迫於壓力於同一月份辭職。(註:Warren B.Kanders擁有軍事用品製造公司Safariland,該公司生產如防彈背心、防彈機器人、催淚瓦斯等,而其催淚瓦斯被大量運用於許多國家的抗議或鎮壓行動,如美墨邊境對付移民,亦曾在中東地區導致傷亡,其中包含兒童)   其他類似案例(英國): ·          殼牌( Shell )石油公司贊助倫敦國家美術館舉行的林布蘭展覽 ·          BP 贊助倫敦國家美術館肖像獎( Portrait Award ) ·          BP 航運公司和殼牌航運公司贊助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 ·          波音( Boeing )公司軍事部門(武器和軍用飛機製造商,包括轟炸機、戰鬥機和攻擊直升機),目前為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阿富汗展覽贊助商 ·          拜耳( Bayer )製藥及化工公司(曾出產:海洛因、芥子毒氣、毒鼠強及巴拉松等毒藥和毒氣產品)為倫敦舊手術室博物館( The Old Operating 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