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博物館見聞|趨勢潮流】用 AI 科技搶救語言、聯合國訂立「國際原住民語言年」──談守護母語的世界趨勢

本篇刊登於《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index.php/article/12605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報告,全球 7,000 種語言中,幾乎有 40% 瀕臨滅絕,預估到這世紀末,世界上至少將有一半的語言消失。有鑑於語言是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聯合國(United Nations)於去年底宣布今(2019)年為國際原住民語言年(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Indigenous Languages),以喚起人們對世界上至少 2680 種的原住民語及各地本土語言的重視。
不過隨著各個珍貴且沒有文字紀錄的語言其最後一個語言使用者的逝世,或是主流社會均使用強勢語言,如在學校、公共場合和工作環境中使用特定語言,抑或是政治壓迫及錯誤的政治政策等,導致各地方言或母語於年輕世代中快速消失,造成許多語言瀕臨滅絕。對此,許多國家和團體意識到嚴重性,紛紛推出新教育政策、新技術和 AI 軟體工具,以保護和推廣自己的本土語言。
世界各國守護自身語言的潮流
即使在英文至上的英國,威爾斯地方政府也意識到威爾斯語的式微,遂於 1980 年代後逐漸加強學校教育,投入師資培育、增加母語教師數量、進行課程改革,並擴大威爾斯語的使用範圍,還訂定有關的輔助配套措施(如法律、政策、學術研究及媒體等);加上多數家庭內部以威爾斯語為主要使用語言來撫養下一代,目前威爾斯語的復興可說是成效顯著,更喊出「2050 年 100 萬人說威爾斯語」的願景。
同樣地,美國印地安人各族在近年也開始積極找回自己的話語權,以挽回過去 1940 年代聯邦英語統一政策下幾乎消逝的母語。隨著 1970 年代以後,各部落文化復興運動相繼展開,以及最近十年各州政府尊重印地安族群權益的趨勢,長期以來印地安人被壓抑和剝奪的文化權利正漸漸被彌補。
各州陸續推動許多語言復興政策與法案,如:2009 年南加州通過新法規,同意印地安部落得以有自主的母語認證師資,並且公立學校應提供母語課程。這成功促進母語教師人數增加,也讓學校成為沉浸式的教學環境,讓年輕的印地安學子能夠流利地說出自己的母語,如:尤羅克族(Yurok)。而阿拉斯加、夏威夷和南達科他州更是將原住民語列為其官方語言,直接給予了當地原住民語正式的法定地位。
若將眼光移回亞洲,曾被掠劫土地、遭受文化同化,和被當作動物看待的日本原住民愛奴人(也稱阿伊努人),也於今(2019)年初由日本內閣正名成功,通過相關法案和編列預算,進行愛奴文化復興,也讓越來越多人願意重新開口學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瀕危語言的愛奴語。
無獨有偶地,被視為外商進入亞洲地區的第一個樞紐、有望成為下一個亞洲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其總理李顯龍於上個月(10 月)承認新加坡已逐漸失去雙語優勢,並有感世界語言環境的快速變遷、中國崛起帶動的中文學習趨勢,以及許多新加坡年輕人因家庭主要語言為英文,導致華語越來越不流利;因此鼓勵新加坡國民將華語融入日常生活,加強推廣華語教育工程,並宣布華語運動為政策重點項目之一,目標是加強新加坡認同感和復甦華語使用的活力。
AI 科技也加入搶救語言行列
2014 年語言學習新創公司 Duolingo 於其 app 上推出愛爾蘭語學習課程,即吸引了 10 萬名愛爾蘭母語使用者;到了去(2018)年,已有超過 400 萬名使用者透過該 app 學習愛爾蘭語。目前 Duolingo 持續與多國語言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合作,推出多種瀕危語言學習課程,如:納瓦荷語和夏威夷語等;雖然透過 app 成為流利語言使用者的效果有限,但畢竟是透過科技的力量推動和支持了語言的復興,使之更為廣傳。
此外,紐西蘭的毛利人們,同樣也面臨原生母語在年輕世代中逐漸消失的情形;因此,毛利語的研究者 Jason Lovell 於去(2018)年特別打造出可以用來學習毛利語的 Facebook Messenger 聊天機器人「Reobot」,提供使用者學習毛利語的對話交談機會和發音協助,幫助提升其語言技能,同時達到語言保護的成效。
而今年,為響應世界潮流、聯合國和各國之努力,Google Earth 推動「Celebrating Indigenous Languages Platform」(暫譯:歡慶本土語言平台),於 8 月開放新功能,讓全球的使用者們都可以線上收聽超過 50 種瀕危語言的母語人士親自用自己的語言「打招呼」和「唱母語歌曲」或「介紹自己最喜歡的母語諺語」!同時,Google Earth 還為各種語言提供簡要敘述,也包含了目前該語言所處的瀕危程度。
當然,目前開放收聽的這些語言僅是世界瀕危語言的一小部分,Google Earth 仍持續在推廣該平台,並尋求願意分享自己母語的參與者一起加入,讓參與者除了可以自信說出自己的母語外,也能保存和推廣屬於自身文化的美麗語言,期能共同守護全球語言文化的多樣性。
圖/擷取自 Google Earth「Celebrating Indigenous Languages Platform」

為什麼保護語言很重要?
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部主任的 Rieks Smeets 博士,於 2004 年提出:語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與文化息息相關。語言體現了人類歷史與社會文化,隨著世代的傳承,累積了數千數百年來人類適應和生存的智慧,包含:風俗習慣、生存模式、宗教宇宙觀和社會關係等相關重要訊息。
每一種語言都有屬於自己的規則、發聲方式和訊息結構,以利族群內進行交流及理解;此外,每種語言也都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去詮釋與傳達特定文化及環境脈絡下的人類經驗,並且隨著時間不斷地演進和變化,如:文學戲劇、音樂歌曲、文化藝術和俚語笑話等,無形中記錄了一個族群的文化與歷史。因此,語言是人們理解世界觀的透視鏡、表達自我的工具,更是文化傳承的媒介與身分認同的黏著劑。
從古至今的相關歷史事件皆顯示,語言是消滅一個族群最先下手的目標;強制教育和語言統一政策不斷地發生,正是因為一種語言的消失,象徵著一個文化的消失。一旦失去了文化,便會導致族群身分認同的式微,進而失根;而人在失根時如同幽魂般,找不到軀殼攀附,記憶與歷史真相就容易被遺忘或被謊言取代。因此,面對族群母語或本土語言的邊緣化,首要之務是尊重語言的多元價值,瞭解語言沒有高下之分,並透過教育與親身實踐來維護和傳承自身的語言。
當全球都意識到語言的價值,特別是少數民族語言和本土語言,而陸續投入大量資源去守護這項人類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時,一直期許跟上世界先進腳步,且同樣也面臨會說各族群母語(台語、原住民語、客語等)的年輕人口越來越少的台灣,更應該體認維繫自身語言的重要性。無論是公部門的教育資源投入鄉土母語教學,或是私人團體到個人的傳承推廣等,都是捍衛台灣豐富多元文化的實質付出。任何維繫各族群母語的努力和支持都不是浪費,而是對這片孕育我們的原生土地的認同與尊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博物館見聞 | 新聞分享】世界各地博物館和藝術工作人員都在匿名公布他們的薪水,並敦促博物館/藝術行業應做出改善Museum Workers Share Their Salaries and Urge Industry-Wide Reform

今年6月開始已經超過3000名全球博物館及美術館的專業人士開始將他們的薪水添加到google電子表單,詳細說明了他們職位的薪水,有些富有聲望的薪水可能比你想的還低。 Print screen by Author 這幾年由於各國財政緊縮,許多政府開始大刀闊斧的砍向文化藝術預算,為了維持營運,西方博物館界出現了倒閉或是裁員的情形,如:減少館內員工數、撤裁高階策展和研究人員,甚至是博物館無法負擔營運成本直接關閉,變相地導致了專業人才的流失。 此趨勢引起了各地博物館專業人員的不滿,今年6月初,由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的助理策展人Michelle Millar Fisher發起了「Art / Museum Salary Transparency 2019」(2019年藝術/博物館薪資透明化表單) google表單 ,鼓勵相關博物館人士將自己職位的薪資公開(但匿名),也可以記錄下種族、育嬰假和性別等統計資訊,包含: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哈佛美術館、惠特尼美術館等知名館舍。 此表單一出後,立即獲得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人員的迴響,來自加拿大、英國、澳洲和日本等國家也紛紛加入了表單填寫的行列(現在仍持續增加中)。這些數據資料提供了大眾對於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各地博物館的經濟體系有了關鍵的洞察,例如,布魯克林博物館的兩名女性助理策展人分別列出了她們的年薪為44,000美元和50,000美元;美國古根漢美術館的一位資深策展人則列出了其目前的年薪為100,000美元,但表示其起薪僅為20,000美元(未說明日期和職位);倫敦扎布羅多維克茨收藏館一名畫廊助理則表示其part-time薪資為8.5鎊一小時(約台幣340元)。 發起人Michelle Millar Fisher表示,很多時候博物館/藝術工作人員必須要仰賴兼職和從事其他工作來養活自己,因此,我們必須勇敢一點,把訊息添加到表單中,以提升博物館與藝術工作者的凝聚力,因為我們不這樣做,一切都會保持不變,團結是我們唯一可以產生重大改變的途徑。 於該google表單上的策展助理員薪資(局部) Sourced from Ivan De Luce/Business Insider 雖然該表單(2019年藝術/博物館薪資透明化表單)為匿名發布,目前無法確認和驗證所...

【博物館見聞 |新聞分享】ICOM博物館新定義的挑戰 The Challenge of Creating A New Museum Definition (9/7更新)

Photo by Author, at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in London, 26 th  July 2019. 目前遵循的博物館定義 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從 2017 年就陸續向全球徵集與時俱進的「博物館新定義」提案和建議。目前使用的定義為 2007 年的版本: 英語原文 “A museum is a non-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study and enjoyment.” (ICOM Statutes, 2007) 中譯版本 「博物館為一非營利、常設性機構,為了服務社會與促進社會發展,開放給大眾,而從事蒐集、維護、研究、溝通與展示人類的有形與無形文化遺產,以及其環境的場所。」(引用自陳國寧館長《博物館的定義:從 21 世紀博物館的社會現象反思》,2018) 最新推出的博物館定義 2019 年 7 月 22 日 ICOM 於巴黎執行委員會上釋出的新定義為: 英語原文 “Museums are democratizing, inclusive, and polyphonic spaces for critical dialogue about the pasts and the futures.” The new wording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championing human justice, equality,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planet. It also suggests that museums acknowledge and address the conflicts an...

【博物館見聞|新聞分享】博物館與贊助(下):文化洗錢?還是善用金錢?

Photo by Author, at Tate Modern in London, 14th July 2019. 接續 前 篇 〈看博物館與贊助 ( 上 ) :大英博物館公開捍衛 BP 石油資助〉,英國其他博物館也面臨相同的問題。 事實上,大英博物館並不是唯一一個有遇到爭議企業贊助的館舍。 倫敦泰特美術館(Tate Modern)在結束與BP的贊助合作關係前,也曾有藝術家以行為藝術和快閃行動對此表達抗議。 V&A博物館館長Tristram Hunt在2019年7月時,公開為他們當時的贊助人Sackler家族提出辯護,肯定其藝文贊助的貢獻;儘管那時Sackler家族捲入了「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毒品危機」——其旗下的旁支藥廠涉及製造高成癮性的鴉片類止痛藥OxyContin,患者在使用這類止痛藥後容易上癮——震撼了當時的美國社會。 此外,美國惠特尼美術館所舉辦的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2019年7月開展前也因藝術家們抗議董事會副主席(亦為該館贊助企業之一的老闆)Warren B.Kanders的爭議性身分,導致出現參展藝術家陸續退出雙年展的「開天窗」危機,使得Warren B.Kanders不得不迫於壓力於同一月份辭職。(註:Warren B.Kanders擁有軍事用品製造公司Safariland,該公司生產如防彈背心、防彈機器人、催淚瓦斯等,而其催淚瓦斯被大量運用於許多國家的抗議或鎮壓行動,如美墨邊境對付移民,亦曾在中東地區導致傷亡,其中包含兒童)   其他類似案例(英國): ·          殼牌( Shell )石油公司贊助倫敦國家美術館舉行的林布蘭展覽 ·          BP 贊助倫敦國家美術館肖像獎( Portrait Award ) ·          BP 航運公司和殼牌航運公司贊助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 ·          ...